正在阅读:

“休眠”银行卡注销流程烦琐 专家建议:打通流程壁垒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休眠”银行卡注销流程烦琐 专家建议:打通流程壁垒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文|消金界

  “休眠”银行卡注销流程烦琐 专家建议

  打通流程壁垒“唤醒”用户管理责任

  “从上学到现在,手里攒了5张银行卡,有的只剩几元钱,有的还有一二百元,但注销起来太麻烦了,得带着身份证跑不同银行的柜台,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还没办完。”北京市民陈朗(化名)的困扰,道出了众多持有闲置银行卡用户的心声。

  陈朗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他手中的银行卡分别是上学时为缴纳学费、接收生活费办理的两张卡,以及工作后因公司业务需要办理的3张卡。随着使用需求减少,这些卡逐渐被闲置。他想集中注销这些“休眠”卡,却发现必须本人携带身份证,分别前往各家银行的线下柜台办理,过程耗时费力。

  记者采访发现,“休眠”银行卡不仅给用户带来注销困扰,还潜藏个人信息泄露、资金损耗等风险,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账户管理成本,如何在合规前提下简化流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用户注销耗时费力

  与陈朗有同样困扰的,还有北京市民张悦(化名)。过去10年间,因升学、换工作、办理房贷等需要,她先后在4家银行办理了5张储蓄卡。近期整理物品时,她决定注销这些闲置卡,却遭遇了多重阻碍。

  “去A银行注销,工作人员说必须提供卡号,我记不清了,只能先查号;去B银行时,因为卡已经丢失,工作人员说需要先补卡才能注销,而补卡还要等一周时间,处理起来非常耗时。”张悦说。

  天津某银行工作人员张先生向记者介绍了长期未使用银行卡的处理规则:“超过5年无交易记录的银行卡,会被银行纳入‘长期未使用状态’,账户功能相当于冻结。若卡内有余额,需本人到柜台办理恢复使用或注销;若卡内无余额,部分银行可能会直接注销,具体操作因银行而异。”

  张先生还指出,储蓄卡必须由本人携带身份证至柜台办理注销,若忘记卡号可凭身份证查询;信用卡则可通过客服电话注销,前提是卡内无欠款、无余额。

  “除了常规注销流程,还有两类特殊情况需注意。”张先生提醒,一是无卡注销,若注销储蓄卡时卡片已丢失或无法找到,就不能按常规流程办理,需遵循银行针对“无卡注销”的规定进行操作,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用户直接持身份证到柜台就能注销;除非银行有特殊要求,才需要先补卡再注销。二是已故人员账户注销,此类情况需单独按“已故人员账户处理流程”办理,家属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不过不同银行的流程会有所差别,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闲置暗藏多重风险

  受访专家指出,“休眠”银行卡无论对用户还是银行,都是一把“双刃剑”,背后潜藏着各类成本与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尹振涛分析认为,对银行而言,大量闲置账户占用系统资源与管理精力,增加了制卡、监管合规和系统运营维护等多重成本,降低了账户管理效率。对用户来说,“休眠”卡若未得到妥善保管,可能被不法分子盗用,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带来法律风险;部分银行对长期闲置账户收取小额管理费,也可能导致用户产生不必要的资金损耗。

  《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上海功承瀛泰(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瑞指出,一类卡作为用户的核心账户,可办理存取现金、转账、消费缴费等全部金融业务,过高的闲置比例,更凸显出“休眠”卡治理的紧迫性。

  “大量‘休眠’卡会加大金融犯罪防控压力与监管难度。若‘休眠’卡被不法分子盗用,银行可能因账户管理不当面临处罚;若用户因‘休眠’卡受损提起诉讼,银行则可能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李瑞说。

  李瑞提醒,对用户而言,除了小额管理费带来的资金损耗,更严重的是刑事法律风险。近年来,因将闲置银行卡出售、出借给他人,导致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案件频发。用户需高度警惕,切勿因“闲置无用”就随意处置银行卡,避免卷入违法犯罪。

  多方联动化解壁垒

  针对用户反映的“休眠”卡注销流程烦琐问题,受访专家建议从技术优化、规则完善、跨机构协同等方面入手,在保障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打通流程壁垒,“唤醒”用户管理责任,既优化用户注销体验,也降低各方的潜在风险。

  尹振涛建议,银行可通过多渠道触达用户,降低注销门槛。具体而言,银行可通过App弹窗、短信等方式,向用户推送“休眠”账户提醒,明确告知账户状态及资金归拢、注销流程;同时开通线上便捷服务通道,在用户通过身份验证程序后,实现本行内闲置账户的一键资金划拨与账户注销,大幅减少用户的时间成本,提升注销效率。

  李瑞强调,简化流程必须严格遵循法律程序,确保合法性。他解释,资金归拢本质是民法层面的委托行为,其合法性完全依赖于用户与银行之间的有效合同授权,若授权不清、范围不明,银行的行为可能构成无权代理或违约,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目前本行内多账户归拢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跨行间数据互通及资金划转仍存在显著壁垒。”李瑞说,这些壁垒源于现行法律对个人信息与资金安全的严格保护。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遵循为存款人保密原则,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冻结、扣划(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李瑞建议,在立法及监管层面,可增设特定情况下客户授权的有效性规定,明确在用户书面同意、身份核验通过的前提下,银行可跨机构共享账户信息、划转小额资金,为“休眠”卡治理提供清晰的法律依据,让便捷化措施“有法可依”。

  同时,李瑞提醒用户应主动注销废弃卡片,切勿出售、出借闲置卡,避免面临刑事风险;银行则需进一步优化“休眠”账户通知机制,在用户协议中明确“休眠”判定标准与管理措施,持续完善本行内资金归拢功能,从源头减少“休眠”卡带来的各类问题。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见习记者 于天航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携程集团

4.1k
  • 【滔滔两岸潮】从“碧潭少年”到“天津姑爷”:台青井然的十六载“银发”创业路
  • 中国与库克群岛首次联合考察航次圆满完成
  • 俄土两国总统通电话 讨论乌克兰局势
  • 我国启动聚变领域国际科学计划
  • 珍稀鸟类金雕现身湖北巴东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尚诚消金披露渠道名单,合作互联网流量平台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文|消金界

近日,尚诚消金在官网披露了《产品合作机构信息公示》,对最新合作平台进行公示。

统计发现,除了股东方携程场景,尚诚消金主要合作了包括蚂蚁、字节等在内的11家头部互联网平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尚诚在与微众银行探索联合贷款合作。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其中,股东携程的场景是公司发展最大的优势,该业务一度占比达30%,如今受单一合作场景集中度限制,该业务占比逐渐降低为20%。

同时,近年来,尚诚消金建立了多元化贷款拓展渠道。不过尚诚消金线下业务占比较低,且投放呈下降趋势,截至2024年末,其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重仅为0.76%。

01、股东方携程场景:占比20.60%

尚诚消金成立于2017年8月,截至2024年末,其注册资本金为16.24亿元,股东为上海银行、携程旅游、德远益信投资和无锡长盈科技,四家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42.74%、42.18%、7.70%和7.39%。

作为二股东,携程旅游一直给了尚诚消金不少场景支持。携程金融负责数据经营和分发,尚诚消金提供消费信贷和资产经营,二者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截至2022-2024年,尚诚消金通过携程场景分别发放贷款148.42亿元、292.59亿元、268.35亿元,实现贷款余额37.97亿元、58.55亿元、47.99亿元,携程旅游客户渠道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重为29.11%、29.10%、20.60%。

据公开信息,尚诚消金2024年与携程的关联交易规模共计1.96亿元,包括向股东携程旅游关联公司北京互金新融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客户资源导流费用1.93亿元,向西安趣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支付催收服务费用0.02亿元。

不过,受单一合作场景集中度限制,携程场景占比正在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尚诚消金正在加大与股东方以外各平台互联网渠道的合作。

02、合作互联网流量平台

与此同时,出于丰富客户渠道来源、提升自身多元化服务能力以及降低渠道集中度较高带来的相关风险等方面的考量,尚诚消金着力优化贷款业务结构,业务结构逐渐向非股东互联网渠道倾斜。

截至2024年末,尚诚消金通过非股东方渠道获取的其他线上业务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例为78.64%。

在具体模式上,合作平台方将有贷款意向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筛查要求,推送至尚诚消金,尚诚消金再按照自身风险偏好进行客户选择,为符合自身风控要求的客户提供个人消费贷款服务。

03、联合贷合作平台:微众银行

此外,尚诚消金还与微众银行共同出资,开展联合贷款合作。截至2024年末,尚诚消金联合贷款余额为5.44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2.33%。

在该合作中,根据双方各自风险偏好,按照独立风控原则对客户进行风控审核,对通过双方风控审核的客户进行联合放款,并根据合作协议书面约定的双方权责义务,共同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后续服务。出资比例方面,尚诚消金与微众银行联合贷款出资比例以7:3为主,联合贷款未采用增信担保措施。

随着各家金融机构陆续公示合作机构名单,可以看出,24%资产占比、助贷平台规模以及客诉率,是金融机构最为看重的因素。

一面与传统头部流量平台的良好合作关系,稳定获客量及获客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对新兴流量平台资源的挖掘力度,丰富自身服务对使用场景和客户群体的覆盖,这是各家金融机构的主要合作策略。

与此同时,随着助贷新规9号文的落地,金融机构也在加大对合作渠道的筛选力度。以尚诚消金为例,尽管其整体定价向中低定价区间移动,但公司表示,其投放贷款利率均在24%以下,未突破监管对于消费贷款最高利率定价水平。

24%资产占比、助贷平台规模、客诉率,目前来看,这是各家金融机构在选择合作平台时最为看重的因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