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新健康丨职场人注意,上班总觉得累可能和糖尿病有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新健康丨职场人注意,上班总觉得累可能和糖尿病有关!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文|消金界

  北京11月26日电(记者 赵方园)每天上班在工位上久坐不动;午饭点一份高油高糖的外卖快速解决;靠一杯“小甜水”续命提神;下班后身心俱疲,只想用烧烤啤酒安慰自己……这或许是许多年轻人的日常写照。

  专家提醒,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让糖尿病这一传统认知中的“老年病”,悄然盯上年轻的职场人群。

  职场成糖尿病“重灾区” 和这4个坏习惯有关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临床中,40岁以下的早发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全球范围内,每10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7位处于劳动年龄段。

  为何职场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琦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分析,这与职场人士典型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1.久坐不动:长时间久坐办公,身体肌肉缺乏活动,会直接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引发“胰岛素抵抗”,这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核心机制。

  2.持续的工作压力:持续的工作压力会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皮质醇等压力激素,这些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推高血糖水平。

  3.睡眠障碍: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会扰乱内分泌稳定,加剧血糖代谢紊乱。

  4.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频繁依赖高糖饮料、外卖等高热量食物,不仅增加体重,更使胰岛负担过重,长期易导致功能衰竭。

  值得警惕的是,早发糖尿病存在代际传递风险。即便无糖尿病遗传史,个人因长期高糖饮食等环境因素引发肥胖、导致糖尿病的人群,其肥胖体质也可通过表观遗传机制传递给子代。

  “这意味着,环境诱导因素产生的代谢异常问题并非‘不遗传’。现代生活方式变化引发的表观遗传变化,正成为早发糖尿病高发且代际蔓延的关键推手。”潘琦表示。

  身体发出的这些“警报”别忽视

  许多看似不起眼的小症状,可能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自恃年轻、忽视定期体检、对糖尿病典型症状及警示信号缺乏认知……这些都是让人从“糖前”走向确诊的帮凶。

   当身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警惕是糖尿病前期:

  1.夜间小便增多,频繁起夜;

  2.身体常有倦怠感;

  3.看东西时事物模糊且不能用眼病来解释;

  4.没有减重但体重却明显下降;

  5.皮肤出现疖肿。

  “除身体上的负担,职场糖尿病患者还面临着来自工作环境的额外困境,如污名化、歧视以及缺乏支持渠道等,这些都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潘琦强调,糖尿病带来的心理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如何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灵芝表示,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的根本。她指出,防控糖尿病需牢牢把握四大基石:“生活方式是基础、体重管理很重要、膳食营养要均衡、科学运动且适量。”

  围绕这四大基石,多位专家在采访中给出了具体建议:

  1.科学运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研究室主任常翠青指出:“超过8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肥胖及身体惰性有关,运动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病。”

  常翠青建议:

  A.规律运动:每周坚持3到5天,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车),并应循序渐进。

  B.锻炼肌肉:常翠青强调,“肌肉是糖代谢的最佳场所”,健康的肌肉是管理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坚实基础。

  2.平衡饮食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刘爱玲指出,当前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存在主食过于精细、畜肉吃得过多、蔬菜水果奶豆摄入少,口味偏重等挑战。

  刘爱玲建议:

  A.日常饮食做到食物定量但多样,烹饪少油、少糖、少盐但不寡味。

  B.控制每餐总量,可适当增加用餐频次(少食多餐)。

  点外卖时可主动向商家提出少盐、少油、少糖的需求,并注重食物多样化。

  3.体重管理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和老龄健康管理处处长赖建强建议强化自我管理。做到“三知一管”( 知晓健康体重标准、知晓自身体重变化、知晓体重管理方法、科学管理自身体重)及常备“一秤一尺一日历”(体重秤、腰围尺、体重管理日历)。

  赖建强提醒,不同人群的体重管理目标不同,超重肥胖者需科学减重,儿童青少年要控制体重增速,老年人应保持肌肉骨量,特殊人群则需要专业医生指导。(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携程集团

4.1k
  • “2025国际标准化青年之星大赛”决赛及颁奖大会举办
  • 中央气象台今早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今年第27号台风“天琴”生成
  • 探寻新时代发展足迹|出口34国,全国第一!云南咖啡真香了
  • 湖北武汉:一“勺”揽秋色 东湖染金辉
  • 西藏1600余个首方剂信息录入“中国藏药资源库”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尚诚消金披露渠道名单,合作互联网流量平台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文|消金界

近日,尚诚消金在官网披露了《产品合作机构信息公示》,对最新合作平台进行公示。

统计发现,除了股东方携程场景,尚诚消金主要合作了包括蚂蚁、字节等在内的11家头部互联网平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尚诚在与微众银行探索联合贷款合作。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其中,股东携程的场景是公司发展最大的优势,该业务一度占比达30%,如今受单一合作场景集中度限制,该业务占比逐渐降低为20%。

同时,近年来,尚诚消金建立了多元化贷款拓展渠道。不过尚诚消金线下业务占比较低,且投放呈下降趋势,截至2024年末,其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重仅为0.76%。

01、股东方携程场景:占比20.60%

尚诚消金成立于2017年8月,截至2024年末,其注册资本金为16.24亿元,股东为上海银行、携程旅游、德远益信投资和无锡长盈科技,四家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42.74%、42.18%、7.70%和7.39%。

作为二股东,携程旅游一直给了尚诚消金不少场景支持。携程金融负责数据经营和分发,尚诚消金提供消费信贷和资产经营,二者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截至2022-2024年,尚诚消金通过携程场景分别发放贷款148.42亿元、292.59亿元、268.35亿元,实现贷款余额37.97亿元、58.55亿元、47.99亿元,携程旅游客户渠道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重为29.11%、29.10%、20.60%。

据公开信息,尚诚消金2024年与携程的关联交易规模共计1.96亿元,包括向股东携程旅游关联公司北京互金新融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客户资源导流费用1.93亿元,向西安趣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支付催收服务费用0.02亿元。

不过,受单一合作场景集中度限制,携程场景占比正在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尚诚消金正在加大与股东方以外各平台互联网渠道的合作。

02、合作互联网流量平台

与此同时,出于丰富客户渠道来源、提升自身多元化服务能力以及降低渠道集中度较高带来的相关风险等方面的考量,尚诚消金着力优化贷款业务结构,业务结构逐渐向非股东互联网渠道倾斜。

截至2024年末,尚诚消金通过非股东方渠道获取的其他线上业务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例为78.64%。

在具体模式上,合作平台方将有贷款意向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筛查要求,推送至尚诚消金,尚诚消金再按照自身风险偏好进行客户选择,为符合自身风控要求的客户提供个人消费贷款服务。

03、联合贷合作平台:微众银行

此外,尚诚消金还与微众银行共同出资,开展联合贷款合作。截至2024年末,尚诚消金联合贷款余额为5.44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2.33%。

在该合作中,根据双方各自风险偏好,按照独立风控原则对客户进行风控审核,对通过双方风控审核的客户进行联合放款,并根据合作协议书面约定的双方权责义务,共同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后续服务。出资比例方面,尚诚消金与微众银行联合贷款出资比例以7:3为主,联合贷款未采用增信担保措施。

随着各家金融机构陆续公示合作机构名单,可以看出,24%资产占比、助贷平台规模以及客诉率,是金融机构最为看重的因素。

一面与传统头部流量平台的良好合作关系,稳定获客量及获客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对新兴流量平台资源的挖掘力度,丰富自身服务对使用场景和客户群体的覆盖,这是各家金融机构的主要合作策略。

与此同时,随着助贷新规9号文的落地,金融机构也在加大对合作渠道的筛选力度。以尚诚消金为例,尽管其整体定价向中低定价区间移动,但公司表示,其投放贷款利率均在24%以下,未突破监管对于消费贷款最高利率定价水平。

24%资产占比、助贷平台规模、客诉率,目前来看,这是各家金融机构在选择合作平台时最为看重的因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