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数”解香港北部财富密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数”解香港北部财富密码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文|消金界

  如果把香港的城市史拍成一部电影,南部的维多利亚港、中环、铜锣湾向来是绝对主角——霓虹璀璨、人流如织,撑起“东方之珠”的所有想象。而镜头往北推,到达新界、越过沙田,画面便切换成连片农地、低矮村落,节奏慢得像被时间遗忘,这便是香港延续数十年的“南热北冷”。

  直到2021年10月《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出台,才让这片沉寂的土地迎来被改写的契机。2023年10月,香港特区政府进一步发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以清晰的阶段目标、具体的数字规划与明确的责任分工,为这片土地绘制了发展蓝图。

  如今,香港特区北部都会区发展委员会正式成立、专项法例加速推进,跨境大桥与学校医院的建设齐头并进,一场关乎香港未来的城市重构正在悄然上演。

10月16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北部都会区在未来5年有约6万个房屋单位落成使用。图为香港北部都会区用地。(资料图)记者 李志华 摄

  300平方公里

  北部都会区(简称“北都”)横跨元朗区与北区,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约占香港全域的1/3,相当于九龙半岛与香港岛面积之和,涵盖3万公顷土地资源,可以说是香港未来10年至20年最核心的发展空间载体。

  这片曾以农地、乡郊为主的广袤区域,并非简单的“土地扩容”,而是被特区政府精准划分为四大功能区: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创新科技地带、口岸商贸及产业区、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实现产业、居住、生态的多元协同与空间优化。

  “北都的地理位置不但可以为香港发展提供大量土地,还可以把产业发展带到新的高度。”香港北部都会区统筹办事处主任丘卓恒如是说。

2021年施政报告中提出建设香港北部都会区,并公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图为香港市民在马草垄拍摄新界北落日美景。(资料图) 记者 张炜 摄

  250万人口

  按照规划,到2035年,北都将承载250万人口,约占香港总人口的1/3(截至2024年底,香港人口约为753万)。目前该区域已聚集约100万常住人口,未来10余年将实现150万人口的持续增长,相当于为香港新增一座中等规模的现代化都市。

  与人口持续增长同步的是就业岗位的扩容,北都将分阶段创造约5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形成“以产兴城、以城聚人”的职住平衡发展格局,彻底改变北部曾经“睡城”的单一功能定位。

图为2024年11月29日,陈茂波(右一)等考察北部都会区。(资料图)记者 侯宇 摄

  21万个住宅

  未来10年,北都将贡献香港近一半的新增住宅供应,其中不少于21万个住宅单位将落地,占同期香港住房供应总量的近五成。

  这些住房涵盖公共屋邨、居屋、私人住宅等多元形态,将以合理定价精准对接年轻人、家庭住户及基层市民的居住需求,有效破解香港“住房难、上车难”的民生痛点。

  3个工作组

  2025年9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中宣布,成立由其担任主席的“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3个专项工作组。

  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由财政司司长任组长,聚焦发展路径与运营机制规划;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由政务司司长任组长,统筹高等教育资源布局与校园建设;规划及发展工作组由财政司副司长任组长,负责土地规划与项目落地推进。

  这一架构构建起“高层统筹、分工明确、高效协同”的决策执行体系,彻底改变了过去“多头管理、权责分散”的低效局面,为北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00公顷+3.89平方公里

  北都“创新科技地带”以“双核”发力,构成香港创科产业的“双引擎”,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源。

  核心一为新田科技城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共提供约300公顷创科用地,相当于17个香港科学园,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微电子等产业。

  核心二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总面积3.89平方公里(香港园区约0.87平方公里、深圳园区约3.02平方公里),是深港跨境创科合作的核心示范平台,打造“一河两岸、双城联动”的创科生态。

  正如李家超所言,北都建设是香港未来经济的主要增量所在。从1/3版图的空间焕新到250万人口的集聚融合,从300公顷创科高地的崛起至21万套住宅的民生保障,一系列关键数字的落地,将令“东方之珠”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浪潮中,焕发新活力。

  记者:戴小橦

  编辑:代硕

  审校:魏园

  责编:宋方灿

  (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携程集团

4.1k
  • 冲绳居民担忧当地再度成为冲突前线
  • 四川成都:成群鹭鸟栖息水杉林
  • 宁夏引黄灌区冬灌圆满收官 科学调度保障518万亩农田及百万人口饮水安全
  • 最高检:为摆脱家庭暴力实施伤害或杀害行为的,视情节依法从宽
  • 民航局:1至10月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同比增超20%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尚诚消金披露渠道名单,合作互联网流量平台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文|消金界

近日,尚诚消金在官网披露了《产品合作机构信息公示》,对最新合作平台进行公示。

统计发现,除了股东方携程场景,尚诚消金主要合作了包括蚂蚁、字节等在内的11家头部互联网平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尚诚在与微众银行探索联合贷款合作。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其中,股东携程的场景是公司发展最大的优势,该业务一度占比达30%,如今受单一合作场景集中度限制,该业务占比逐渐降低为20%。

同时,近年来,尚诚消金建立了多元化贷款拓展渠道。不过尚诚消金线下业务占比较低,且投放呈下降趋势,截至2024年末,其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重仅为0.76%。

01、股东方携程场景:占比20.60%

尚诚消金成立于2017年8月,截至2024年末,其注册资本金为16.24亿元,股东为上海银行、携程旅游、德远益信投资和无锡长盈科技,四家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42.74%、42.18%、7.70%和7.39%。

作为二股东,携程旅游一直给了尚诚消金不少场景支持。携程金融负责数据经营和分发,尚诚消金提供消费信贷和资产经营,二者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截至2022-2024年,尚诚消金通过携程场景分别发放贷款148.42亿元、292.59亿元、268.35亿元,实现贷款余额37.97亿元、58.55亿元、47.99亿元,携程旅游客户渠道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重为29.11%、29.10%、20.60%。

据公开信息,尚诚消金2024年与携程的关联交易规模共计1.96亿元,包括向股东携程旅游关联公司北京互金新融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客户资源导流费用1.93亿元,向西安趣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支付催收服务费用0.02亿元。

不过,受单一合作场景集中度限制,携程场景占比正在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尚诚消金正在加大与股东方以外各平台互联网渠道的合作。

02、合作互联网流量平台

与此同时,出于丰富客户渠道来源、提升自身多元化服务能力以及降低渠道集中度较高带来的相关风险等方面的考量,尚诚消金着力优化贷款业务结构,业务结构逐渐向非股东互联网渠道倾斜。

截至2024年末,尚诚消金通过非股东方渠道获取的其他线上业务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例为78.64%。

在具体模式上,合作平台方将有贷款意向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筛查要求,推送至尚诚消金,尚诚消金再按照自身风险偏好进行客户选择,为符合自身风控要求的客户提供个人消费贷款服务。

03、联合贷合作平台:微众银行

此外,尚诚消金还与微众银行共同出资,开展联合贷款合作。截至2024年末,尚诚消金联合贷款余额为5.44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2.33%。

在该合作中,根据双方各自风险偏好,按照独立风控原则对客户进行风控审核,对通过双方风控审核的客户进行联合放款,并根据合作协议书面约定的双方权责义务,共同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后续服务。出资比例方面,尚诚消金与微众银行联合贷款出资比例以7:3为主,联合贷款未采用增信担保措施。

随着各家金融机构陆续公示合作机构名单,可以看出,24%资产占比、助贷平台规模以及客诉率,是金融机构最为看重的因素。

一面与传统头部流量平台的良好合作关系,稳定获客量及获客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对新兴流量平台资源的挖掘力度,丰富自身服务对使用场景和客户群体的覆盖,这是各家金融机构的主要合作策略。

与此同时,随着助贷新规9号文的落地,金融机构也在加大对合作渠道的筛选力度。以尚诚消金为例,尽管其整体定价向中低定价区间移动,但公司表示,其投放贷款利率均在24%以下,未突破监管对于消费贷款最高利率定价水平。

24%资产占比、助贷平台规模、客诉率,目前来看,这是各家金融机构在选择合作平台时最为看重的因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