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AI换脸、声音克隆…… 人工智能技术滥用该如何应对?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AI换脸、声音克隆…… 人工智能技术滥用该如何应对?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文|消金界

  近日,有演员被多个直播间AI换脸冒用形象直播带货的现象引发关注,然而,这种情况并非个例。此前,中国之声就曾报道过,运动员、演员等知名人士深受AI换脸的困扰。实际上,AI换脸与声音克隆技术形成的灰色产业链已对个人权益、平台监管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尽管监管部门已出台相关规定,明确要求AI生成内容必须标注,平台在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但仍有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规避监管。面对技术滥用不断翻新的挑战,如何治理无底线AI换脸与声音克隆的乱象,来真正守护住我们的“面孔”和“声音”?

  前不久,有网友发现一位演员同时现身三个不同的直播间,身着不同服装推广着不同的产品,动作神态与本人高度相似。后经了解,这三个直播间或是录屏抠图,或是商家盗用该演员过往的直播素材,经过深度合成,重塑形象与语音嵌入直播间进行模拟。

  这位演员的团队工作人员发现虚假视频在网络传播后便持续进行举报,一天内曾集中举报50个假冒账号,有的造假账号被平台下架处理,有的则刚下架就换个形式重新出现。据介绍,部分商家只需截取一段影像,用简易工具就能生成虚假内容,而取证申诉的过程却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演员团队工作人员:他们喜欢在凌晨3点、4点,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打时间差,去发这个东西。我们送达了律师函,包括他们的侵权行为、产品,所对应的公司主体,这其实只是一部分。早些前我们已经陆陆续续处理了很大一批了。

  AI换脸乱象,不仅让名人深受其扰,普通人遭遇AI换脸侵犯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上个月,山东济南的陈先生在某社交平台网购了两条裤子,却只收到了一袋小苏打,商家表示货发错了,由此双方起了争执。没想到,商家竟用AI换脸,冒用陈先生妻子的形象在社交媒体发布不雅视频。

  陈先生:起了争执,我说了他一句,他给我打电话就辱骂我,长达10多分钟,挂了之后,我就向平台举报了,因为我是有录音的。但是后期他发布了视频AI换脸,换的是我爱人的。

  陈先生称,商家通过购物记录找到他在社交平台上的账号,起初在陈先生已发布的视频下方恶意评论,而后注册账号盗用陈先生妻子的形象发布不雅视频。陈先生随后向平台方投诉,并向警方报警,最终侵权账号被封。

  滥用AI换脸技术,不仅出现在侵犯肖像权的民事案件中,甚至已触及刑事犯罪。此前,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AI换脸”诈骗案。被告人符某利用非法获取的195万多条公民个人信息和AI换脸软件,登录了被害人的支付账户,盗刷银行卡进行消费。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张海月告诉记者,符某通过AI换脸软件,以“人脸识别”的方式,登录了23名被害人的金融平台支付账户。其中,非法更改了5人的支付密码和绑定手机号,冒用了1人的支付账户绑定的银行卡购买了两部手机,共计人民币15996元。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张海月:通过技术融合,AI生成一个动态视频,左摇头、右摇头、张嘴,这样一些金融视频可能会常对用户登录时做的一些指令,突破金融支付平台的防线。

  其间,符某曾试图利用AI换脸,突破多个金融支付平台的“人脸识别”认证系统。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徐佳:他不断去尝试,也尝试了很多平台,但是别的平台可能因为风控系统比较严格,这个平台可能存在一些漏洞,最终得逞。

  而后,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信用卡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符某有期徒刑4年6个月,并要求其承担15996元公益损害赔偿金、删除存储的所有公民个人信息。另外,针对本案暴露的某金融支付平台存在的技术风险问题,检察机关及时发出法律风险提示函。目前,该金融支付平台已完成整改。

  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发现,AI换脸教程及服务可以轻易搜索到,也有一些博主上传相关软件使用技巧。而在网购平台,该类软件或服务定价较低。记者也注意到,监管部门已针对AI虚假直播出台治理措施,国家网信办等多部门共同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明确要求AI生成的肖像视频需标注AI生成,否则将面临最高10万元罚款。但很多博主将标注藏在视频或者直播剪接的角落,或者用极小的字体显示,消费者很难注意到。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谢澍:AI换脸与声音克隆技术形成的灰色产业链,是网络黑灰产的典型形态。此类犯罪涉及全链条,需要系统审查,综合判断。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 谢澍:其上下游行为可被现行刑法有效规制。当前的核心挑战在于侦查中的证据固定以及对各环节“主观明知”的准确认定。必须坚持全链条打击思路,同时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对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平台追究刑事责任。现有刑法罪名体系已能对此类技术滥用形成有力威慑,关键在于通过严格执法与精准司法,将法律条文转化为实际的治理效能。

  目前,已有平台针对AI仿冒名人带货行为采取专项治理。但平台相关负责人称,AI侵权识别是行业性难题,黑灰产通过凌晨发布、频繁更换账号等手段规避监管,未来将持续加强治理力度,对违规行为严格处置。

  AI换脸乱象,亟需全链条、多方协同发力的综合治理。对内容发布者而言,法律的底线不容突破。无论是盗用名人形象带货,还是对普通消费者进行换脸报复,其行为均已构成违法甚至犯罪。每一个技术使用者都应清醒认识到:技术绝非侵权行为的挡箭牌。

  平台作为内容传播的关键环节,不能仅满足于“出现一例处理一例”的被动响应,而必须将防线前移,利用技术手段打击黑灰产。AI换脸乱象治理是一场关乎技术、法律与道德的博弈。唯有发布者自律、平台尽责、监管到位,形成治理合力,才能遏制技术滥用的灰色产业链,让技术进步不偏离法治与文明的轨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携程集团

4.1k
  • “十四五”以来 河北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430万人
  • 外交部:中方将与各方一道全面落实COP30成果
  • 学习·知行丨十二载回响 “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践诺
  • 日本突发地震 多地有强烈震感
  • 海南产经新观察:全岛封关为“全球南方”企业提供哪些机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尚诚消金披露渠道名单,合作互联网流量平台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文|消金界

近日,尚诚消金在官网披露了《产品合作机构信息公示》,对最新合作平台进行公示。

统计发现,除了股东方携程场景,尚诚消金主要合作了包括蚂蚁、字节等在内的11家头部互联网平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尚诚在与微众银行探索联合贷款合作。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其中,股东携程的场景是公司发展最大的优势,该业务一度占比达30%,如今受单一合作场景集中度限制,该业务占比逐渐降低为20%。

同时,近年来,尚诚消金建立了多元化贷款拓展渠道。不过尚诚消金线下业务占比较低,且投放呈下降趋势,截至2024年末,其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重仅为0.76%。

01、股东方携程场景:占比20.60%

尚诚消金成立于2017年8月,截至2024年末,其注册资本金为16.24亿元,股东为上海银行、携程旅游、德远益信投资和无锡长盈科技,四家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42.74%、42.18%、7.70%和7.39%。

作为二股东,携程旅游一直给了尚诚消金不少场景支持。携程金融负责数据经营和分发,尚诚消金提供消费信贷和资产经营,二者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截至2022-2024年,尚诚消金通过携程场景分别发放贷款148.42亿元、292.59亿元、268.35亿元,实现贷款余额37.97亿元、58.55亿元、47.99亿元,携程旅游客户渠道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重为29.11%、29.10%、20.60%。

据公开信息,尚诚消金2024年与携程的关联交易规模共计1.96亿元,包括向股东携程旅游关联公司北京互金新融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客户资源导流费用1.93亿元,向西安趣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支付催收服务费用0.02亿元。

不过,受单一合作场景集中度限制,携程场景占比正在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尚诚消金正在加大与股东方以外各平台互联网渠道的合作。

02、合作互联网流量平台

与此同时,出于丰富客户渠道来源、提升自身多元化服务能力以及降低渠道集中度较高带来的相关风险等方面的考量,尚诚消金着力优化贷款业务结构,业务结构逐渐向非股东互联网渠道倾斜。

截至2024年末,尚诚消金通过非股东方渠道获取的其他线上业务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例为78.64%。

在具体模式上,合作平台方将有贷款意向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筛查要求,推送至尚诚消金,尚诚消金再按照自身风险偏好进行客户选择,为符合自身风控要求的客户提供个人消费贷款服务。

03、联合贷合作平台:微众银行

此外,尚诚消金还与微众银行共同出资,开展联合贷款合作。截至2024年末,尚诚消金联合贷款余额为5.44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2.33%。

在该合作中,根据双方各自风险偏好,按照独立风控原则对客户进行风控审核,对通过双方风控审核的客户进行联合放款,并根据合作协议书面约定的双方权责义务,共同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后续服务。出资比例方面,尚诚消金与微众银行联合贷款出资比例以7:3为主,联合贷款未采用增信担保措施。

随着各家金融机构陆续公示合作机构名单,可以看出,24%资产占比、助贷平台规模以及客诉率,是金融机构最为看重的因素。

一面与传统头部流量平台的良好合作关系,稳定获客量及获客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对新兴流量平台资源的挖掘力度,丰富自身服务对使用场景和客户群体的覆盖,这是各家金融机构的主要合作策略。

与此同时,随着助贷新规9号文的落地,金融机构也在加大对合作渠道的筛选力度。以尚诚消金为例,尽管其整体定价向中低定价区间移动,但公司表示,其投放贷款利率均在24%以下,未突破监管对于消费贷款最高利率定价水平。

24%资产占比、助贷平台规模、客诉率,目前来看,这是各家金融机构在选择合作平台时最为看重的因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