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古基因组研究揭示:七八千年前东亚地区社会结构以家庭为核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古基因组研究揭示:七八千年前东亚地区社会结构以家庭为核心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文|消金界

  北京11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古代人群生活方式实现由高流动性狩猎采集向定居化农业生产的重大转变后,其社会组织模式如何演化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重构出目前东亚最早社会结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科研团队联手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厦门大学等机构的合作者,对来自中国蒙古高原东南缘北方草原地区、距今8800-5000年的35例古代人骨样本开展高分辨率系统性核基因组研究,重构出目前东亚地区最早的社会结构——距今8800-7500年蒙古高原东南缘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组织模式,为理解史前社会结构演化提供了新视角。

  本项研究还发现中国蒙古高原东南缘人群在距今8800-7500年间保持高度遗传连续性,并阐明蒙古高原东南缘祖源对环贝加尔湖区域、蒙古高原北部区域、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期人群有显著遗传贡献,提示这一过程可能与细石叶技术及陶器传统的传播、交流同步。

本次研究的中国蒙古高原东南缘及其周边地区的人群历史示意图。付巧妹团队 供图

  这些古基因组研究重要成果,近日以两篇论文在学术期刊《创新》(The Innovation)同步上线发表,揭示中国蒙古高原东南缘不仅是新石器时代社会的重要策源地,还是新石器文化的交汇地、北方草原文化的缘起地,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的重要早期源头之一。

  家庭或是信仰与社会认同核心

  合作团队介绍说,这次研究的河北兴隆、四台等遗址出土的大量房址、农具及粟黍遗存显示,距今8800-7500年北方草原地区已形成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早期定居社会,是东北亚最早的大型聚落之一。

  传统观点认为史前社会随着农业发展由母系向父系演化。然而,兴隆和四台的合葬墓主要由以父母与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组成,没有明确父系或母系遗传特征,在居住模式上也不以父系或母系为主导。这一发现不仅确认了以家庭为核心的早期社会组织模式,还挑战了此前所认为的从母系到父系的线性社会结构演化模型,表明史前社会组织模式具有多样性。

  此外,兴隆遗址合葬墓中出现非亲缘关系成员,四台遗址合葬墓的13个个体更是包含3个不同的家庭以及3个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个家庭的个体,这表明在以家庭为核心之外,兴隆和四台社群可能同样开放接纳非血缘的家庭成员,形成家庭-跨家庭的社会组织,以及包含非血缘家庭成员的合作包容的社会结构。

  考古学家之前认为,在距今6000-4800年仰韶文化中晚期出现的跨家庭合葬墓标志着社会结构复杂化以及更大型社会组织的萌芽,而距今7600年的四台遗址遗传学实证,则将跨家庭合葬更往前推进至少1600年。

本次研究的四台和兴隆遗址的家庭合葬示意图。付巧妹团队 供图

  兴隆与四台遗址出现的“屋内合葬”习俗,进一步强调家庭在社会组织与丧葬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其中,四台遗址出现的3个家庭合葬在同一屋内的独特丧葬习俗,暗示这些家庭在生前可能共同生活,死后共同埋葬,说明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也可能是信仰与社会认同的核心。

  此次研究还发现兴隆与四台人群普遍避免近亲和族内婚配,这与一些史前遗址相对常见的同族婚配、近亲婚配现象形成鲜明对比,表明早在距今8800至7500年,中国蒙古高原东南缘人群便已开始有意识地避免同族或近亲间婚配,可能已存在初步的婚姻规范与社会调控机制,体现出史前东亚地区婚配制度的多样性。

  实证中国北方草原的枢纽地位

  合作团队指出,本次古基因组研究发现,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定居社会的重要策源地之一,蒙古高原东南缘距今8800-7500年的早期裕民文化和四台文化人群具有跨越千年的遗传稳定性,表明这两支文化的形成并未受到外部人群的遗传影响,体现出中国北方草原早期社会的自我创新能力。

  同时,这两支文化还发展出了较早且成熟的粟作农业,但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粟作农业人群并无额外遗传联系,提示粟作农业在蒙古高原与黄河中游可能是两条平行而非传播依附的技术创新路径。

  裕民文化和四台文化人群所代表的蒙古高原东南缘祖源还成为东北亚地区后期诸多文化人群的直接来源。自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中期,蒙古高原东南缘与蒙古高原北部、环贝加尔湖区域及西辽河流域等地之间持续存在遗传交流。该祖源在距今1.4万-1.1万年对环贝加尔湖及蒙古高原北部人群均有遗传贡献,与细石叶技术扩散年代一致,表明跨蒙古高原的人群流动推动了这一技术的传播。

  合作团队总结表示,古基因组研究的这些发现,表明考古文化实践与人群动态间存在复杂互动,也实证中国蒙古高原东南缘草原地区作为连接周边人群往来、文化互动的枢纽地位。(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携程集团

4.1k
  • 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面向青年群体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 出格言论背后的危险触手|新漫评
  • 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召开 北京城市更新研究院揭牌
  • 学习时节|体育为媒,总书记引领粤港澳携手迈向新征程
  • 河南虞城:12万亩荠菜迎来丰收季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尚诚消金披露渠道名单,合作互联网流量平台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文|消金界

近日,尚诚消金在官网披露了《产品合作机构信息公示》,对最新合作平台进行公示。

统计发现,除了股东方携程场景,尚诚消金主要合作了包括蚂蚁、字节等在内的11家头部互联网平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尚诚在与微众银行探索联合贷款合作。

公开信息显示,尚诚消金的贷款业务按照渠道划分可分为股东方携程场景业务、互联网业务和线下业务。

其中,股东携程的场景是公司发展最大的优势,该业务一度占比达30%,如今受单一合作场景集中度限制,该业务占比逐渐降低为20%。

同时,近年来,尚诚消金建立了多元化贷款拓展渠道。不过尚诚消金线下业务占比较低,且投放呈下降趋势,截至2024年末,其线下业务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重仅为0.76%。

01、股东方携程场景:占比20.60%

尚诚消金成立于2017年8月,截至2024年末,其注册资本金为16.24亿元,股东为上海银行、携程旅游、德远益信投资和无锡长盈科技,四家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42.74%、42.18%、7.70%和7.39%。

作为二股东,携程旅游一直给了尚诚消金不少场景支持。携程金融负责数据经营和分发,尚诚消金提供消费信贷和资产经营,二者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截至2022-2024年,尚诚消金通过携程场景分别发放贷款148.42亿元、292.59亿元、268.35亿元,实现贷款余额37.97亿元、58.55亿元、47.99亿元,携程旅游客户渠道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重为29.11%、29.10%、20.60%。

据公开信息,尚诚消金2024年与携程的关联交易规模共计1.96亿元,包括向股东携程旅游关联公司北京互金新融科技有限公司支付客户资源导流费用1.93亿元,向西安趣携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支付催收服务费用0.02亿元。

不过,受单一合作场景集中度限制,携程场景占比正在逐渐降低,与此同时,尚诚消金正在加大与股东方以外各平台互联网渠道的合作。

02、合作互联网流量平台

与此同时,出于丰富客户渠道来源、提升自身多元化服务能力以及降低渠道集中度较高带来的相关风险等方面的考量,尚诚消金着力优化贷款业务结构,业务结构逐渐向非股东互联网渠道倾斜。

截至2024年末,尚诚消金通过非股东方渠道获取的其他线上业务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比例为78.64%。

在具体模式上,合作平台方将有贷款意向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筛查要求,推送至尚诚消金,尚诚消金再按照自身风险偏好进行客户选择,为符合自身风控要求的客户提供个人消费贷款服务。

03、联合贷合作平台:微众银行

此外,尚诚消金还与微众银行共同出资,开展联合贷款合作。截至2024年末,尚诚消金联合贷款余额为5.44亿元,占贷款总额比重为2.33%。

在该合作中,根据双方各自风险偏好,按照独立风控原则对客户进行风控审核,对通过双方风控审核的客户进行联合放款,并根据合作协议书面约定的双方权责义务,共同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后续服务。出资比例方面,尚诚消金与微众银行联合贷款出资比例以7:3为主,联合贷款未采用增信担保措施。

随着各家金融机构陆续公示合作机构名单,可以看出,24%资产占比、助贷平台规模以及客诉率,是金融机构最为看重的因素。

一面与传统头部流量平台的良好合作关系,稳定获客量及获客质量,另一方面,加大对新兴流量平台资源的挖掘力度,丰富自身服务对使用场景和客户群体的覆盖,这是各家金融机构的主要合作策略。

与此同时,随着助贷新规9号文的落地,金融机构也在加大对合作渠道的筛选力度。以尚诚消金为例,尽管其整体定价向中低定价区间移动,但公司表示,其投放贷款利率均在24%以下,未突破监管对于消费贷款最高利率定价水平。

24%资产占比、助贷平台规模、客诉率,目前来看,这是各家金融机构在选择合作平台时最为看重的因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